老旧小区综合整治中,无障碍适老化改造是“规定动作”。不过,记者近日走访东城、朝阳、丰台、石景山等部分已改造老旧小区时发现,作为无障碍设施的关键一环——无障碍坡道改造水平参差不齐,有些让老年人乘坐轮椅出行时心有忐忑。

  石景山区的老山东里北社区,去年已完成综合整治,小区整体焕然一新。记者发现,小区低层住宅的每个单元门口,此次改造都加装一条长约2米的小缓坡,即便坐着轮椅,几乎也能顺利进入单元门。坡道两侧还安装了扶手栏杆,腿脚不便的老人,需要时也能扶一把。这样的改造,让居民们感觉很贴心。

  “坡道上都铺装了防滑面层,去年10月改造完成后,经过去年冬季的考验,遇上雨雪也基本没出问题。”首华物业经理刘志凯介绍,老旧小区在改造之初,无障碍坡道就是这里面一项重要内容。

  过去没有无障碍坡道的低层老楼,改造时都给配齐。由于楼梯间地面与室外地面落差只有大约十几厘米,多数是在单元门一侧接出一段坡道。而对小区里的高层住宅,刘志凯介绍,因为首层离地面有1.1米至1.2米高,建楼时就设计了无障碍坡道。可居民们提出,坡道在雨雪天容易滑,改造时就给坡道铺上一层约1厘米厚的塑胶防滑面层,走在上面,能明显感到防滑效果。

  “都不敢下去,怕磕着。”吴奶奶住在莲花池西里6号院3号楼,是一栋高层住宅,老人扶着手拉车,站在离地面一米高的单元门口,跟进出的邻居打着招呼,却一直没走下去。她说,眼前的这条无障碍坡道一直就有,但并没有改造,还是多年来的样子,前些年行动利索时,上上下下倒没问题,可现如今岁数慢慢的变大,拉着车上下坡道越来越感到吃力。

  记者看到,这条无障碍坡道大约10米长,坡面是水泥浇筑而成,走起来不平。“坡还有些陡,要是能再延长一两米,把坡改缓一点,感觉会更好些。”让吴奶奶心里犯怵的是,她每次推着小车上下坡,走在上面就像过减速带,明显感觉磕磕绊绊。

  实际上,坡度过于陡峭是许多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中的“通病”。在东城区的民安小区,16号楼二单元位于整栋楼的拐角处,因为单元门正对着隔壁三单元一户人家的阳台外墙,修建坡道时不得不缩短坡面长度。记者粗略测量发现,这条坡道高度接近半米,但长度却只有两米多。“要是没人扶着,自己坐轮椅出来还真不敢从这下。”居民王大姐说。

  此外,民安小区里不少单元门前无障碍坡道的坡面,也都有防滑棱过宽的问题。这些本来是为了下坡道时防滑减速,可对许多老人说,坐轮椅上下坡时颠簸得厉害。

  在走访中记者还发现,无障碍坡道的扶手栏杆容易被忽略。一些栏杆是钢管钢筋焊接成的简易护栏,年久失修生锈老化。居民们吐槽,冬天扶着冰手不说,还容易蹭上一手铁锈。

  去年11月,市政府印发《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-2021年行动方案》。次月,市残联编制了《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化图示图集》,该图集对无障碍坡道改造的坡度做出明确规范,要求轮椅坡道的坡度至少应为1:8。也就是说,上升1米的高度,坡道至少要有8米长。

  “在实际改造中,我们都是最大限度按照规范来施工。”西长安街街道负责老旧小区改造的相关负责的人介绍说。但对于很多老旧小区来说,要想达到这样的标准却并不那么容易。

  和平门社区是西城区的老旧小区之一,社区内常住居民总共约有7000人,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三成多,其他的还有近160名残疾人。自去年年底开始,和平门社区开始在小区内修缮无障碍坡道,却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。

  小区里虽然只有8栋楼,但有的是“口”字形,有的是“日”字形,还有的是“山”字形,仔细看就会发现,几乎每栋楼每个单元门的结构都不太一样。据社区负责无障碍改造的相关负责的人介绍,为给这8栋楼的每个楼门都安装无障碍坡道,实施工程单位共画了百十来张图纸,“几乎一个单元门一个样儿”。

  即便经过精细化设计,也很难保证每个坡道都符合所有的标准。记者发现,部分位于楼栋拐角处的单元门的朝向与其他单元不一样,门前的空地面积也非常局促。“改造按照规范来施工确实难度很大,这时候我们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居民需求。”这名负责人说。

  除对坡道斜度、坡面材料来明文规范外,《北京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化图示图集》还要求,轮椅坡道宜设计成直线形、直角形或折返形;轮椅坡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米,无障碍出入口的轮椅坡道净宽度不应小于1.2米;轮椅坡道的高度超过3米且坡度大于1:20时,应在两侧设置扶手,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,扶手应符合规范;轮椅坡道的坡面应平整、防滑、无反光等。

  许多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做改造的老旧小区里,能悉数达到这些要求的无障碍坡道并不多。“今明两年会陆续对街道内的老旧小区做改造和修缮,争取都能达到标准。”上述负责人说。

  “以前对无障碍设施的理解,是针对残疾人、拄拐的人,但现在使用群体主要是老年人。”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实说,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加深,这种需求变得更迫切,尤其是老旧小区里老年居民较多,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。

  对无障碍坡道地面材料的选取,郑实认为,要最大限度地考虑防滑因素,不能太光滑,否则容易滑倒。但过去那种用水泥做成的锯齿状表面,虽然有防滑效果,行走起来一直“咯噔咯噔”响,就像通过非常密集、连续的减速带,对坐轮椅的人来说并不适合。

  而按照设计规范,无障碍坡道扶手栏杆也有讲究,不能太高,因为扶手主要是让坐在轮椅上的人使用,沿着坡道走时感到舒适,因此对栏杆安装形式也有特定要求,一般是采用有一定斜度的水平栏杆,这样便于手扶。

  此外,栏杆一般还要分为两层,高一层的可让站立行走的人扶着,矮一层的是给坐轮椅的人使用的。“合规的无障碍坡道栏杆通常是两层的,第一层大概0.85米高左右,第二层会更矮一些。”郑实说,扶手栏杆也不能太粗,太粗了手握起来不方便,直径最好不超过6厘米。

  老旧小区改造,增设无障碍坡道只是处理问题的开端。对多层(6层及以下)住宅老楼来说,普遍没有电梯,因此即便是通过在楼门口加装无障碍坡道,也只能解决一层住户的问题,其他楼层想“无障碍”依然很难。郑实认为,要逐步处理问题,就一定要通过加装电梯进行衔接。

上一篇:【48812】轿车库坡道-太平洋轿车

下一篇:汽车坡道板-太平洋汽车